为什么要处境化?
作者:
Genre(类型):
机构:
编者按:前不久,就宗派问题,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一起座谈,请他们谈一谈自己对宗派的看法,包括宗派有可能导致的误区,以及宗派传统对于当代中国家庭教会的价值和意义。
在本文我们将会讨论宗派制的兴起和衰落,美国福音派的形成以及这些历史变迁对美南浸信会和全球福音派信徒来说可能意味着什么。
9Marks向参加圆桌会议的牧师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宗派的存在有价值吗?以下是他们的回答。 汤姆•阿斯可尔(Tom Ascol)
多年来我一直深信,为基督教真理及合一效力的最佳方式,不是消除藩篱,而是以爱跨越它们并敞开欢迎的门。我并不善于此道,只力求做得更好。
几年前,不少家庭教会领袖同聚香港,共商神国大计。其间,大家就宗派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我还被几位不同辈分的传道人视为“宗派分子”。因当时氛围 难以深入讨论,也就一笑置之。
编者按:1949年以前,中国教会宗派林立,但此后却进入一种普遍的无宗派状态。因此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后宗 派时期。
如果说一个人的属灵气质,受到带领者的影响,一个教会的属灵氛围,受到植堂者的影响,中国教会在宗派问题方面的属灵传承,势必也会受到西方宣教团体 的影响。
引言
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并不是靠饮食。(来13:9)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chinese@crc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