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49年以前,中国教会宗派林立,但此后却进入一种普遍的无宗派状态。因此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后宗 派时期。
作者:
Genre(类型):
机构:
编者按:前不久,就宗派问题,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一起座谈,请他们谈一谈自己对宗派的看法,包括宗派有可能导致的误区,以及宗派传统对于当代中国家庭教会的价值和意义。
编者按:马丁路德的十字架神学是改教传统的瑰宝,家庭教会的十字架道路则融汇着家庭教会老前辈们在跟随主的过程中深刻的生命经历和朴素的属灵思考。
编者按:当基督徒和教会在所处的世代中,无论是面对来自世界的声音,或是基督教界的流行趋势及期待,马丁·路德的十字架神学都无疑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分辨,并且持守福音的珍宝。
编者按:上个世纪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是一个神迹。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当时的基督徒被歧视,被批 斗,被逮捕,被拘押,被劳动改造,被群众监督,甚至于殃及亲友、累及子女。
编者按:有心事奉的信徒该怎样确认自己是否蒙召、是否要全职奉献、是否要进神学院接受装备,而在接受神学教育后又该如何重新投身事 奉?对很多热心爱主的弟兄姐妹来说,这些难以轻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前面的道路画上
编者按:在当代中国教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庄稼多、工人少的问题。由于全职的牧者供不应求,兴起了许多带职事奉的弟兄姐 妹,甚至很多教会是以带职的同工为主来牧养教会的。
编者按:从一开始,神的国度彰显在人的国中,就显现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在近现代的处境中,机构事奉越来越成为这个共同体中的一个重要 部分。
编者按:教会领袖的训练极为重要。因此,在当今中国家庭教会成长和转型的时期,很多教会非常关注神学教育和神学训练。但同时,当前的 神学教育也显出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编者按:近年来,许多第一代基督徒陆续结婚生子,城市家庭教会中出现婴儿潮;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加,对于基督教教育、基督教学校的需要 愈显紧迫。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chinese@crc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