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在华盛顿病故。《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说他“假装爱中国”。人们忘了,在中国56年的他建立燕京大学、留守燕大甘愿被日军投进监牢3年半并留遗嘱埋骨中国,这爱要怎样假装?我们无法理解这份痴情而愚蠢的爱,为何如此义无反顾?
作者:
Genre(类型):
机构:
一、引言
靠“美女”招生,显示中国名校已经或正在迅速失去灵魂,甚至哈佛这所伟大的学校也正在忘记教育,哈佛任教34年的刘易斯说:“我几乎从未在教授们的谈话中听到关于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好人的谈话。”哈佛精神的失落也是马太放弃哈佛选择乡村私塾的原因。
文/求知 摘要
为主作工从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一部教会历史——《使徒行传》——就表明第一代基督徒经历艰难险阻,有些甚至是性命攸关的。基督的每个门徒都暴死而终;唯一例外的是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
一、引子:不过是“又一所学校”吗? 为什么要建立基督教学校呢?我们看到:城市化导致许多农村学校关门大吉,教会主日学校急需复兴,传统的教会学校依然不少……为什么还要建立基督教学校呢?
一、舍廊房共同体学校的现状
圣经清楚明白地表明,家长不仅有义务在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环境中抚育孩子,甚至有义务在基督化(Christ-saturated)的环境中抚育孩子。读一下申6:4-9就可以知道:
自2006年甚或更早,在国内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基督教教育实践。在摸索出基本可行的不同形式后,其整体数量正逐年增长。本文将立足于中国基督教教育的当下,试图分析其起因、描述现状并探究未来。
编者按:近年来,许多第一代基督徒陆续结婚生子,城市家庭教会中出现婴儿潮;随着学龄儿童的增加,对于基督教教育、基督教学校的需要 愈显紧迫。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chinese@crcna.org